今天是縣長總質詢最後一天,我卻有點氣餒。
就議事規則,我其實在第一天自己的時間就要把握並講完
後面幾天來到議會會議,都只會是旁聽
手上有幾個議題,幸運的,今天的幾位議員邀約,詢問要不要他們講述時補充,我便興奮接受
不僅如此,還有另外準備質詢稿,甚至也做了PPT
早上分別是楊順木議員與林金龍議員分出時間給我,
短短的14分鐘,我盡可能講了兩大議題:
>海洋資源保育議題:禁漁目標、成效、機制;個人釣魚管理;海洋資源保育搭配行銷;宜蘭漁業資源盤點。
>動物保護議題:動保自治條例將精確捕捉納入法制機制、讓誘捕工作回歸到農業單位等
時間還算夠,讓我能完整講述,但沒機會互動,只能自己唸完...
還好這些議題是處長最近正在動作+關心的,會後他也主動和我討論,也聊到我會把相關研究、人員帶給他擬定政策
這時候已經感覺到自己準備很多很好沒錯,
但「質詢」的方式是什麼?有限時間怎麼做?我還在練習
下午,更是躍躍欲試,結合我很友好的幾位原住民議員:
>透過原民議題講述宜蘭創業育成資源不足,應爭取經濟部計畫讓宜蘭成為北部創業基地
>大南澳核廢料問題:政府應修改自治條例以在未來有法可擋、結合民間夥伴積極行動、從原民法落實原民自主傳統領域權益
可惜的是,時間不足
我僅在3人聯合質詢的120分鐘裡有最後5分鐘快速唸完核廢料政府應該之作為與政策建議
沒有回應(時間),所以也不知道縣府能承諾多少?
我自己最期待能推動、希望能被重視的爭取創業資源計畫
是留在最後最後,議長的時間給我5分鐘,一樣,快速地唸完我的簡報而已
時至五點多,大家都累了,縣長也不太回應我,處長更是兜圈
本來想過的起承轉合,與縣長對話,達到承諾...都沒有了
已經連續三周,我以為我能補充到更好的質詢
所以一再的發簡訊跟老師抱歉要蹺課,並痴痴地在議場等
等其他議員能留給我的時間...祈禱媒體剛好聽得到能報導議題...
但這很現實
現實就是,這不是我的時間,
人家留多少給我,我能掌握多少就是多少
另外,縣政團隊的立場也很關鍵...本有做、或即將要做的計畫,就會認真聽,甚至和你請教
沒有要做的,就聽你講完,拍拍手就好
很現實的,縣府團隊至民意代表,能做的就是有限
有核心價值,鎖定目標,不亂槍打鳥,才能累積出成效
雖然我有理想有理念,但沒有確切定位追打特並方向
每個題目都可以切到,刺激到府方,
但這不會累積的,我明白。
已經六點半了,我還是坐在議場裡
裡面沒有人,只剩下我和我的電腦
我一直想起最後簡報時,縣長疲累、無法(或不想)回應的表情
以及這幾天來來去去的議題、民意代表能當選背後的原因...
不知道為什麼,有點攤在自己的沙發上,覺得很氣餒。
這就是現實
我很累,我還很弱,但會加油的。